本网讯:今年以来,周口市公安机关始终按照“坚持、完善、巩固、提高”的打击治理工作思路,紧密聚焦“打、防、治”三大任务,紧紧围绕“全国找坐标、全省走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强化宣传防范、精准防治,“打击、防范、治理、管控”四轮驱动,以打开路、预防在先,着力构建“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政法主打、社会参与”的打击治理防范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份,周口市公安机关侦破电诈案件数、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68%、125%,逮捕数、公诉数同比分别提升78%、61%。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同比下降20.5%、群众损失数同比下降20.6%,为河南省唯一实现“两降两升”目标的省辖市。同时,成功劝阻疑似受骗人4.92万人,挽回潜在损失1.18亿元,止付冻结涉案资金6.26亿元,打击力度持续升温。周口市公安机关采取“专班运作、提级研判,类案打击、集团作战”,对10万元以上的案件全部提级挂牌督办,对兼职刷单、冒充公检法等五类突出案件成立5个专班提级研判,先后发起7轮次集群战役,有效破解打击难题,成功侦破“5.18”兼职刷单专案,抓获117人,打掉团伙22个,涉及境外老板话务、制作诈骗网站、租赁服务器、APP签名商等15个环节,破获案件181起,扣押现金1512万元。
宣传防范精准有力。强力推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注册工作,全市累计注册用户266万人,实名用户198万人,万人注册率达到30%。持续借力“三类群体”、突出“三个特性”、开展“七进”活动、公布典型案例、揭露犯罪手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防骗识骗能力,创建“无诈”乡镇5个、“三无”营业网点128个。认真落实“三级落地预警劝阻”模式,劝阻潜在受骗群众1.5万名,挽回潜在损失8756万元,有力捂住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行业治理纵深推进。周口市各级公安机关主动与金融、通管、电信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对接,拓展发现诈骗网址和APP,扩大黑样本覆盖广度。市、县两级10个反诈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市培养研判专业人才45人、办案能手近百人。与科技公司合作,建立900万个白名单量级数据库,升级完善东风预警反制平台和“金钟罩”,日预警信息量达到4000条,精准率达到99.8%,取得了压发案成效、打击治理成效、宣传防范成效历史最好的成绩。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管理制度和二次实名认证,强化政企业务和物联网卡管理及市场营销领域各类销售渠道管理处置力度。今年8-11月份,全市涉案手机卡开卡地线索环比下降30%。
源头管控创新突破。围绕重点“人、卡、地”,严格落实“六项工作机制”,推动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走深走实。今年8-10月份,周口市涉案手机卡开卡人户籍线索环比下降30%,成功劝返核减滞留缅北人员789名,核减率81.6%。(郁发顺/文)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郁发顺/文)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