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有的只是春风化雨般的说教故事;没有荡气回肠的壮举,有的只是与高墙为伴的无悔青春。12年间,他如一缕阳光,穿透高墙,温暖人心。
在拘留所工作的12年间,张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默默耕耘在公安监管工作第一线,创新党建工作、狠抓队伍建设,在全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项城市拘留所实现了监所连续多年安全无事故,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2020年度荣获“国家一级拘留所”称号,实现了周口公安监管“零”的突破。多年来全所民警无违法违纪行为。

一身警服 一世使命
“公安监管工作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使命。”张锋经常这样鼓励自己、鞭策自己。
2007年12月,项城市拘留所投入使用,地址位于项城市南顿镇司老街附近。2009年,张锋来到拘留所工作,十二年间,他见证了项城市拘留所环境由简陋到改善,监管力量从弱到强的改变。如今的拘留所办公区和拘留区分开,其中拘室13间,设计总关押量60人,功能用房齐全,所容所貌优美整洁。“我是2009年来到拘留所工作的,当时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整个拘留所算上所长总共6名干警,现在全所民警已经达到了20余名,监管队伍在不断充实。一路走来,是我们的脚踏实地铸就了拘留所的日新月异。”张锋说。
“我始终坚信以党建凝聚队伍革命精神,是铸造绝对忠诚警魂的根本引领;以党建提升队伍核心战斗力,是打造敢打必胜本领的关键抓手;以党建锤炼队伍过硬作风,是锻造公安监管铁军的重要保障。”张锋说。十几年来,张锋从强化组织建设入手,搭建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丰富红色教育载体,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让民警把忠诚铭刻在灵魂深处、融入血脉之中,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张锋的积极带领下,项城市拘留所党建工作始终在项城市公安局排名靠前。

一颗莲藕心 清正廉洁
“身处是非地,保持莲藕心。”张锋时常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拘留所监管民警每天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只有自己站得直、行得正,面对在押人员才有底气。
有的人被关押进拘留所后,其亲属便想方设法找到监管民警寻求“关照”。在这种事情面前张锋守住了党员的底线,从未开过绿灯。“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处事公道,从而有效地化解纠纷。”张锋说。
几年前一个夏夜发生的事情让张锋记忆犹新。“当时因为一起邻里纠纷,邻居把老汉家种的菜给铲除了,气愤之下老汉对邻居又打又骂,民警依法把老汉送到了拘留所。”张锋说。初进拘留所,老汉情绪十分激动,不停大骂称对方使了“关系”把他关了起来。在民警对其下达将身上物品上交的指令后,老汉将身上装的药一把扔在地上叫嚷着“不活了”。看到这种情况,张锋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劝导,希望能够让老汉平静下来。暂时平静的老汉在张锋拿出剪刀要剪其运动裤上的系绳时突然变了脸,一把抢过剪刀企图威胁民警。迅速反应过来的张锋面对面搂住老汉控制住他的双臂,旁边的民警迅速上前夺走了剪刀。危险解除后,张锋为其做了两个小时的思想工作,才将其送进监舍。通过持续数日的不间断谈心,老人慢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出监时抓住张锋的手不停道谢。
在张锋的全力协助下,多年来项城市拘留所全所民警无违法违纪行为。

一腔热血 勇抓逃犯
在抓好安全文明管理工作的同时,张锋和同事们还积极开展深挖犯罪工作,持续发挥监所阵地优势开辟“第二战场”,利用法制教育、谈心谈话、日常管理等措施,及时发现异常、分析研判、引导敦促检举揭发。
2020年1月9日,是张某某出所日,作为他的朋友崔某前来接他。当时张锋正在进行交接班,无意之中看到了崔某,正是这一眼,让做贼心虚的崔某坐立不安。敏锐的张锋注意到这个情况后,将崔某叫到值班室,通过询问,崔某承认了自己前不久盗窃电动车的犯罪事实。
“警官,潜逃3年的网上逃犯高某某最近在市区出现了。”在与被拘留人沟通过程中,张锋得到这样一个消息。这个被拘留人员口中的高某某是项城市人,2015年以来,伙同他人多次给赌博人员提供场地,在赌场内发高利贷,从中牟利。2015年9月2日项城市公安局有组织犯罪侦查大队将其列为网上逃犯。张锋遂组织所里6名干警与办案单位民警在高某某可能活动的地方布下一张隐形大网,暗中等待嫌犯出现,经过2天坚持不懈地蹲守,张锋和民警们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成功将潜逃3年之久的高某某抓获。
一段青春路 无怨无悔
警服湛蓝,映照着他大海般宽广的心胸;警徽闪耀,点亮他如阳光般灿烂的青春。21年从警路,张锋已从少年走向中年,但是无论面容如何更改,他眼中的光始终不变。
“拘留所是一个教育矫治违法人员的特殊学校,这里关押的都是违法人员,管理、教育他们是我们平时主要的工作。这份工作神圣而伟大,我始终坚信:挽救一名在押人员,就能挽救一个家庭,给社会增添一份和谐。用我整个青春奉献给这份事业,我无怨无悔!”张锋说。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牛天慧/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