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淮阳区四通镇孔北村过去有名的贫困户刘云凯,如今只要提起本村驻村书记的名字,就会竖起大拇指说:“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给我们派来了一位驻村好书记,张书记真是俺的贴心人。没有张书记,就没有俺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想到我老刘老了老了,还过上小康生活。”
老刘提到的张书记名叫张华,现任淮阳区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2018年初,他接受任务,担任驻四通镇孔北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020年,他被组织推荐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以来,他在所驻村同吃同住,访贫问苦,排忧解难,用一腔热血赢得所驻村干群的一致好评。贫困户刘云凯全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张华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在过去,刘云凯是个老光棍,父母双亡后,又无兄弟姐妹,五十多岁了还未娶上老婆。他孤苦伶仃,家徒四壁,平常就是靠左邻右舍和亲戚的施舍帮助,勉强度日。好在前几年经乡亲们的撮合,他终于与一个身患残疾的女人结婚,并给他生了一个女儿,老刘才算结束了单身汉生活。老刘虽然不再单身,但生活却成了问题。因为老婆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又小,需要人照料,他也不能出去打工,这个家就靠一亩多田地的收入和好心人的赞助,没有一点其他经济来源。他的住房是其母亲遗留下来的一间旧屋,早已是屋顶露天,四壁透风,成了危房。尤其是到冬天,一家三口人冻得瑟瑟发抖。好在淮阳区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驻村干部来到这里,张华和他结成了帮扶对子。
了解了老刘的情况后,张华推动村两委按程序将刘云凯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首先为他家实施危房改造,帮建了两间住房,老刘这才算有了安全温暖的栖身之地。驻村工作队先后帮他家报批了3个人的低保,落实了女儿上学的教育补贴,免费安装了自来水,赠送了电视机,整改了屋里屋外老化的供电线路,硬化了门前道路,还给老刘安排了护林员公益岗位,这样一来,刘云凯一家三口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和很大改善,老刘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18年4月份,张华和村干部到刘云凯家走访时,问他还有什么困难,老刘却欲言又止。在大家一再追问下,老刘才说,“女儿今年8岁了,至今还和他们住在一起,以后越来越大,住着不太方便,看能不能再帮盖间房子,感觉老给工作队找麻烦,所以也不好意思说。”张华很认真地在民情走访日记本上把老刘的想法记下来。不久,恰逢县里出台了“六改一增”政策,工作队及时为他家申请并新建了一间住房,建了40多米院墙,还盖了一座门楼并装了院门,老刘的家终于有个样子了。
村里人都说,老刘这是“枯木逢春绽新芽”。如今的他可谓“住房有保障,兜里有钱花,看病不花钱,逢人乐开花”。生活无忧了,老刘心里踏实了,整天笑呵呵的,逢人便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习主席,给我们村派来了张华好书记,他是我们的贴心人,是我们的大恩人。”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李涛/文图)【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