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辉是周口市公安局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分局李埠口派出所民警。今年49岁,从警26年来一直坚守在基层一线。这些年他奉守初心、心系群众、冲锋在前,诠释了一个基层民警的忠诚和担当。
王辉的父亲曾任派出所指导员,是一名优秀的老公安。老一辈的言传身教早就根植于王辉的心里,影响他至今。父亲曾为了一个案件,骑自行车跑五六十里路进行取证;为了案件侦查,连续蹲守36小时。年幼的王辉不明白父辈们为啥要那样拼,但每次看到母亲捧着父亲的立功奖章凝视时,他明白了这才是警察该有的样子。年幼的他曾牵着父亲的手说“长大我也要当警察”。
如今王辉也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他在工作中继续秉承父亲的工作作风。王辉所在的港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曾经的警群关系不太理想,每天的入户走访都会遇到不理解和不配合的群众,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王辉通过认真细致的走访,总结出辖区每家每户的基本信息和群众诉求,精细化处理每一个基层案件,总是用微笑化解别人的刁难。通过走访他调解了不少的邻里矛盾,让不再来往的邻居重归于好,让积怨已久的兄弟重新拥抱。经过他不懈努力,社区工作终于打开了新局面,“警民一家亲”的微信群里除了工作也多了欢声笑语和家长里短。
洪水来袭,用汗水和脚步筑起“藏蓝堤坝”
7 月的暴雨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平日工作喜欢稳扎稳打的他闻“汛”而动,参加防汛小分队冲上河堤,全力以赴防汛抢险、救助群众、维护治安,把危险拦在身前,把群众守在身后。他用汗水洗涤警服,用脚步丈量河堤,用坚守、付出和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清除可能造成危险的每一处险情,确保身后的群众没有一分危险,他就像一面警旗牢牢钉在阵地,用脚步和汗水筑起了“藏蓝堤坝。”
疫情当前,用使命和担当坚守“战斗堡垒”
夏天的汛情刚刚结束,疫情随即出现。在这紧要关头,王辉主动请缨,冲上“疫线”。30多度的疫情防控卡点内,一个遮阳篷、一张床和一台风扇组成了他的战斗堡垒。汗水浸透衣服,胳膊晒成“两重色”,沙哑的喉咙仍不停地重复喊“拿好身份证,排好队,保持1米间隔”。“刚下‘汛’线,又到‘疫’线,又多久没回家了?”所长王新东实在看不下去,劝他回家休息。他总是微笑着说不累,身体不比年轻人差。24小时连轴转,同事们都劝他多休息,都被他回绝。他还安慰大家说:“你们年轻人要干好更要休息好,我(睡)觉少,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是家。”
疫情期间,王辉每天在“警民一家亲”微信群里分享科学防疫小知识,让群众正确认识这次疫情的反弹,切实做到不恐慌、不大意,并发动群众、群防群治,确保疫情零增长。无论是防控点的宣传工作还是核酸检测点的保障工作,哪里最忙,哪里保准有他的身影。“看到王警官,我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抗疫的勇气和力量”。姜庄村支部书记刘雨龙说。
王辉经常说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工作改进的方向,只有群众都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是有了效果。虽然父亲已故多年,但父亲的工作作风依然激励着王辉舍小家为大家,不惧风雨,心系群众,守护万家平安,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李帅/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