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身后就是百姓和家园,我必须守好咱们的‘家’!”
7月17日,鹤壁市境内遭遇百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浚县新镇镇境内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水位猛涨,加上上游河流分洪泄洪,泄洪区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面对重重危机,时任新镇派出所所长的李振鹏闻汛而动、枕戈待旦,确保辖区所有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滂沱如注的暴雨再一次无情地冲刷着鹤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短短几个小时,河水水位迅速上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7月22日晚8时,防汛指挥部决定在新镇淇门段泄洪。

为了确保泄洪顺利,李振鹏冒雨带领全所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淇门堤口。上百名群众静默地围在河边,想要守住家园。面对此情此景,李振鹏不顾身体的疲惫和嗓子的疼痛沙哑,讲法律、讲政策、讲大局,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取得群众的理解,顺利完成泄洪任务,而李振鹏的嗓子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了。
对于这些,李振鹏从来没和家人朋友说过。倒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们在看到抗洪新闻后牵挂他的安危,打电话要他千万保重身体,“别太拼!”可李振鹏一笑说:“面对这么大的洪水,身后就是百姓,就是家园,我要是退了,他们咋办?”
李振鹏在关键时刻喊出“我能行、向我看、我来干”,以上率下带动撑起“扛千金、负万石”的“铁肩膀”,配合党委政府安全转移群众3万多人,受理群众求助电话后与消防队、斑马救援队力协作,最快速度救助群众,同时保障了辖区治安大局稳定,无重大案事件发生。

“当警察就意味着要牺牲很多,可我真的不后悔”
李振鹏18岁就参加了公安工作,虽然当警察牺牲了很多,但他总说也有常人所没有的收获。看到久侦告破的积案、看到受害人或其家属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笑脸,是我人生中最激动、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想想这些自己就没有什么后悔的。”
15年的公安生涯,李振鹏和家人共享天伦的日子也并不多,有时他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和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时,紧急电话响起来,他二话不说就往单位赶去,对此,家人也早已习惯了。
2021年7月份,儿子放暑假,李振鹏早就答应了儿子,他要请假陪儿子去天安门看看升国旗,去纪念堂瞻仰一下毛爷爷。可是洪灾来临,他一连几天都没回家,连电话也顾不上打。儿子和他视频时,一看到他就哭了:“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不是说要带我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毛爷爷吗?”
挂了电话,李振鹏半响没说话。对于妻子和孩子,他甚少应承过什么,不是不重视,而是怕自己的承诺无法做到。对于家人的承诺,他一再爽约。但是“守一方平安”的诤诤誓言,他从未缺席。自从担任派出所所长工作以来,他成功调解处置各种矛盾纠纷500余起,保证了辖区内的每起纠纷有人问、有人管、有结果。

“辖区群众的微笑,就是我奋进的动力”
在李振鹏担任新镇派出所所长期间,他敏锐地发现由于新镇镇位于浚县县城西南部,与淇县、滑县、延津县、卫辉市“三县一市”为邻,人口结构复杂,区域面积大,交通发达,外县的一些不法之徒也利用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盗抢骗案件时有发生。于是,李振鹏积极编织信息网、自防网、巡防网这“三张网”,认真分析案件规律,成功破获电动自行车案件50余起,维护了当地百姓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为百姓撑起了一方平安的蓝天。
随着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辖区居住人口日益增多,辖区内各种矛盾交织并重,李振鹏敏锐地发现,如果还是靠之前公安一家“单打独斗”的陈旧调解模式,已经无法圆满解决新的问题。于是,他采取“一级处置”、“两级负责”、“三级调解”、“四级联动”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新机制,构建了调解工作的新格局,将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