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您好,请带好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报告”。在郸城县G344国道闫楼疫情防控卡点,民警陈光正在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查验登记。
陈光,男, 42岁,中共党员,郸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公路巡逻中队民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弹,郸城县公安局联合交通、卫健等部门,在全县设立执勤卡点,作为一名参加工作近20年的老党员,陈光主动请战,参与郸城县G344国道闫楼疫情防控卡点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担当抗疫使命。
郸城县G344国道闫楼疫情防控卡点,是郸城县的西大门,位置十分重要。陈光坚持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对未正确佩戴口罩的司乘人员,及时提醒其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告知司乘人员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并逐人进行体温检测;对不能出示核酸检测报告的外地车辆及时劝返,确保“外防输入”。
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执勤点每个班十二小时,全程不得离岗,有时车辆、人员过多,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正值盛夏酷暑,一身警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陈光毫无怨言,面对繁忙危重的疫情防控执勤检查工作,他冲锋在前,脸晒黑了,臂晒红了,腰累酸了,他不吭一声,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他以血性男儿的血肉之躯坚持着!以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坚持着!
“在岗一分钟,我就要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六十秒!”陈光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陈光舍小家顾大家,不仅积极主动作为,而且勇于担当履职,越是艰险越向前。自8月3日上岗以来,陈光已在岗位上坚守了十余天,当同事问他这样坚持累不累时,陈光露出一丝微笑,他说:“能为抗击疫情做出一些努力,再苦再累也值得。”父母和妻子对他的工作都给予极大地理解与支持,家人从没有怨言,这更是坚定了他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信念和勇气。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陈光永远的追求。他始终坚守一线,毫不退缩,认真履行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光荣职责,努力为郸城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孟令康/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