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
李泽众,男,1979年2月出生,2002年12月进入扶沟县人民检察院工作,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5月通过公开招录进入周口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十余次获市级以上表彰,在公务员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等次,2019年被省委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在奔涌的时代浪潮中,我们在颂扬浪花的同时,也应该向每一颗水滴致敬。
他就是这样一颗水滴。
他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从“意气”书生逐渐成长为单位的“笔杆子”;他甘于奉献、默默坚守,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他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在公务员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去年被省委表彰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他就是周口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李泽众。
求极致:既要过得去,更要过得硬
2002年,他23岁,进入到扶沟县检察院工作,被分配到院办公室。当时的他青涩稚嫩、意气风发、激情满怀。从小事开始做起,分发报纸、接听电话、打字复印,事情做得井然有序,领导和同事们非常认可,很快就开始接到文字任务。
第一份材料任务就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课。院里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管理工作的意见,主任让他撰写一期《检察情况反映》上报市院。他洋洋洒洒激动地写了4页,第二天满怀期待的将“作品”呈给主任审核把关。“题目不能这样写,‘激活一潭死水,斩断一团乱麻’,这是在完全否定之前的工作,语言用的过了头!内容写的太拉杂,要抓住核心,条例清晰、言简意赅,再改改。”主任的评语和修改意见让他脸红汗出,让他开始意识到机关的文字工作有其自身特点,不是学生写作文,不是搞文学创作。至此,他把心中的“文采”归零,开始收集整理资料,潜心学习机关文稿写作,从小材料写起,逐渐得到领导认可,慢慢成了单位的“笔杆子”。
2011年,他通过公开招录进入周口市检察院,被分配到院办公室,主要从事文秘工作。工作量更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了。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影响、帮助,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凡事“求极致”,不论大小材料,大到内容、结构,小到用语规范、数据案例、标点符号、排版印刷等,都与同事反复讨论、推敲、审查,每份材料在交付印刷或者呈送领导之前,都要再认真校对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其他部门的同事都说办公室的同志都是“完美主义者”,有时认真得让人“抓狂”。“这个会签文件就排版上有点问题,真的有必要重印吗!”“机关文件代表机关形象,不能拿出去让人笑话,再辛苦一下吧。”......就是这股认真劲儿,确保了十多年来自己经手的材料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讲奉献:“白加黑”“5+2”
办公室工作特别是文秘工作有其特殊性,“白加黑”“5+2”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办公电脑里有着11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夹,以年份命名,从2011到2021,是他从基层院考入市院以来的主要工作成果。在“2020”这个文件夹里,有子文件夹54个、文件507个,可见一斑。这些文稿有很多都是加班赶出来的。
“大材料加大班,急材料加急班,如果是第二天用的材料还好,有一整夜的时间,最怕的是下午有紧急活动中午需要加班的,对个人能力是一次严峻考验......”
“写材料不仅仅是脑力劳动,有时候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体力活,周末连续加班两天,走路都会头重脚轻,但任务完成之后得到大家认可时感觉成就满满,也是值得的!”
“文秘人员加班很正常,不应有什么怨言,很多时候领导也陪着我们一起加班,业务条线的同志加班也是常有的事。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论调说公务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根本就不是这情况,公务员也很辛苦。”
说起加班,他谈了自己的看法。同事们都知道,他家就在单位旁边,与办公室直线距离不足500米,但工作繁忙时会连续几天变成“影子人”,早上出门时家人还没醒,晚上到家时家人已睡着。正是凭借这种拼劲和干劲,他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认可。不论是在县里还是在市里工作期间,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大多都被评为“优秀”等次,已连续六年“优秀”。各种荣誉证书和表彰文件装了满满一抽屉。2019年被省委表彰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讲原则:做老实人,不做老好人
和他共过事的人对他评价最多的词是“老实”“内秀”。
他的“老实”体现在对纪律规矩的严格遵守上。之前担任副主任时他分管保密工作,兼任党组秘书,哪些该看哪些不该看、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他知晓得最为明了,执行得也很坚决彻底。他的手机号绑定着办公室号码,经常在周末、节假日、半夜时分等接到群众来电,他总是耐心倾听,能作出法律方面的解释的就耐心做好释法说理,需要引导到相关部门的就做好引导工作。“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群众打来电话是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的,有的是喝过酒才鼓起勇气打过来,有的只是单纯的想找个倾听的对象,我们不能一推了之。耐心听他们说一说,与他们叙一叙,最后他们都会说一声谢谢。”
他的“老实”体现在对原则的“钢板”坚持上。“制度怎么规定的就怎么执行”,这种坚持有时近乎“迂腐”,有时还会“得罪人”。某日上午,某部门领导到他那里找几份资料,说是要提供给媒体进行外宣,因为涉及保密审查问题,需要领导进行审批,领导恰巧开会联系不上,他建议下午再办,两人为此起了争执,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某次,某部门干警到办公室用印,用印人以主管领导外出开会不能签发用印审批手续为由,要求先行用印事后补签手续,因用印文书较多且涉及强制措施,他很慎重地要求用印人当场与主管领导联系,先口头征得审批意见,用印人当时很不满意,说了言辞激烈的话,但对他的做法也无法反驳。经历过这样的几件事后,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迂腐”,以后办事都很按规范来。事实上,他“得罪”过的人后来在说到他的时候都很理解和尊重。
他的“老实”体现在对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上。众所周知,办公室工作辛苦、环境艰苦、生活清苦。他一干就是19年。期间不是没有转岗机会,在县院工作时,有几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主管领导想让他去业务部门,私下里也有人找他谈过。“实际上我也想过要换换岗位体验一下业务工作,特别是刚考过司法考试那两年。但后来想想,一来有点‘看高’自己,感到办公室培养一名文秘人员太难了,转岗后办公室文秘工作会有一段“空白期”,转岗有点不讲大局;二来感觉自己平时比较‘木讷’,不善‘雄辩’,还是更适合文秘这样的岗位。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办公室挺好。”
这就是一名司法行政人员普普通通的日常、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平平凡凡的工作。面对平凡和琐碎,他们甘做老黄牛,用勤劳和汗水浇灌党的事业和检察事业。投身政法工作这支特殊队伍,他们甘愿打好“辅助”,为领导、为基层、为业务创造良好“输出”环境,努力成为大家心目中的“MVP”!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薛雁/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