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80后”女检察官:守护公平正义 韶华不负检察蓝
韩辉,女,1982年7月出生,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2月至今在项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在本院反贪局、反渎局、未检科、第一检察部工作,2015年4月任未检科副科长,2019年5月任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自2015年至2021年多次被通令嘉奖;2016年获“项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称号;2017年-2020年多次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周口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开放日、开学第一课活动中宣讲; 2017年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河南省法治进校园优秀宣讲员”,制作的课件被评为“优秀课件”;2018年9月荣获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未检业务竞赛业务能手提名奖;2019年10月录制的《守护明天》节目在央视播出,受到最高检张军检察长的亲切接见;2020年3月荣获项城市“十佳巾帼志愿者”称号;2020年6月获得周口市检察机关第六届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十佳公诉人”、“最佳论辩奖”;2020年7月获得全省检察机关第十一届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全省优秀公诉人”称号;2020年7月13日,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2020年10月份,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一身藏蓝色的检察制服,配上一枚庄严的检徽,展示出干练自信之美。在项城市检察院有这样一位女检察官,法庭上她是犀利的“女辩手”,面对巧舌如簧的被告人,她凭着满腹法律知识,释法说理让他们认罪伏法;面对一时糊涂犯下大错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她发挥女性的柔情,用法理、情理耐心说服教育,让他们真心悔过。多年来,她在公诉岗位上办理的案件,没有一起冤假错案,更没有一个犯罪分子成为漏网之鱼。守护公平正义是她与青春的美丽约定,也是她从检路上永恒的追求。
她,就是项城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二级心理咨询师韩辉。
她办理的300余起案件,件件零瑕疵;
她热心助人,倾囊资助山区贫困失学孩子;
她开展法治进校园,足迹遍及全市100多所学校。
她被失足孩子称为“知心姐姐”,被受害儿童当作“贴心妈妈”,被受资助孩子称为“爱心天使”,被学生家长誉为“护法使者”。
坚持法治情怀 守护折翼天使
刚柔并济是韩辉给人的第一印象。韩辉笑起来很随和,性格外向,但言语举止间不失检察官的威严。自2015年从事未检工作,她不仅是一名指控犯罪的国家公诉人,更是一个挽救和保护孩子的“检察官姐姐”。她深知,未检工作不能仅看办案数量,更重要的在于全面落实特殊检察制度,体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特殊理念、特别程序和特殊保护,以此展现司法的温度。通过实践,韩辉很快树立了“教育、感化、挽救”的办案理念,摸索总结出 “案前教育、案中保护、案后关照”工作模式。
2016年7月,公安机关移送一起盗窃案,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刘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后,韩辉始终记挂着从小失去生父的刘某的生活问题。经过多方奔走,韩辉最终将其安置在一家汽修厂当学徒。今年春节前,刘某打来拜年电话:“韩阿姨,我现在每月有四五千元收入,不仅能养活自己,回家还能给妈妈买好吃的。这辈子您是我最尊敬的人。”
从事多年未检工作,最让韩辉欣慰的,就是看着一个个误入歧途的孩子重回“正轨”。“现在经常会收到一些孩子发来的微信,谈到他们的近况,看到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这就是我们检察官做未检工作的意义。”韩辉说。
多年来,韩辉办理了各类案件300余起。作为公诉人,她无数次代表国家和人民站在法庭上指控犯罪行为,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她又以女性特有的柔情,积极参与到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及救助工作中。5年来,她以女检察官特有的耐心、细心与爱心,先后帮扶教育47名青少年重新融入社会,开启人生新篇章。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她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坚持定期给孩子们上法治课,精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归纳总结,认真制作课件,注重法治课的实用性、新颖性。这些年韩辉几乎走遍了项城的中小学校,把法治知识送到全市十几万学生身边,学生们都亲切的称她为“检察官姐姐”。
刻苦磨砺 成功塑造央视主讲人
2016年7月,一起未成年人参与吸毒、贩毒案件让韩辉格外关注。犯罪嫌疑人小花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不仅听话懂事,而且成绩良好。但一次偶然的聚会,小花出于好奇染上了毒品,从此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而且越陷越深,既吸毒也参与介绍贩卖毒品。
到案后,鉴于小花具有良好的认罪悔罪表现,为了让她能够继续上学,经过走访社区和学校,检察院决定同意韩辉对小花作附条件不起诉的意见,韩辉还为她安排好就读学校。2018年初,小花学习成绩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受到学校奖励的小花打电话说:“韩阿姨,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您。请您放心,2018年高考看我的!”2018年9月小花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2019年10月,通过层层选拔,韩辉带着自己办理这起案件走上央视舞台,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节目《守护明天》第三季第一期节目《我的青春沾了毒》的主讲检察官,讲述了这个误入歧途的涉毒少女通过帮教戒毒后考上大学的案件。节目播出时,韩辉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的亲切接见。
“六千字的节目内容,要想在电视上展现理想的状态,对稿件的熟悉程度要达到‘肌肉记忆’,那是一种超越于思维的流畅状态。作为最后定稿、最后彩排的我,几夜无眠。”回忆起录制节目的情景,韩辉依然记忆犹新。“当工作成为常常感动的体会,当责任变成每每动容的经历,我想我更明白未检工作的特殊意义,愿自己的节目能换来一点启发、一点思考、一点共鸣、一点同情,让我们再为孩子多做一点点。”
恪尽职守 甘作护法卫士
有人将公诉人视为“细节专家”,因为公诉指控体系往往容易因为一个细节的薄弱,导致全盘被攻破,于是“查微析疑、纠错防漏”,成为国家公诉人的必备技能。站在威严的法庭上,她巾帼不让须眉,指证犯罪行为法理清晰,丝丝入扣。“每一起案件,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来说,都事关他们的前途和命运,我们每做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面对每一起案件我都小心翼翼,严格把关,从不敢有丝毫疏忽,作为一名执法者,不放过一个犯罪分子,但也绝对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韩辉在自己的笔记本首页记下了这样一段话。
2016年6月,一次网聊,15岁的小羽结识了成年人赵某。居心不良的赵某花言巧语将小羽带到宾馆拍照后进行威胁,迫使小羽与其发生性关系。案件移送至检察院,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韩辉心中升起。她多方奔波亲自取证,排除重重压力,将赵某送上法庭。最终,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半。
2017年8月,4岁的小圆被邻居一男子骗至家中,遭到猥亵。然而,该男子到案后坚决不认罪。为撬开他的铁嘴钢牙,韩辉仔细审查证据,指导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取证,从细节上找出突破点,保证案件诉讼顺利推进,让犯罪嫌疑人依法得到了严惩。
铁腕惩治犯罪的同时,韩辉的情感世界里,也饱含着对受害人的大爱柔情。她运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对小羽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并多次带小羽检查治疗。数月之后,韩辉的温暖情怀,终于温暖了小羽那颗受伤的心,使其露出笑容,重返校园。
脚踏实地 成就远大梦想
作为指控犯罪的公诉人,要精准的打击犯罪,就需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办理案件时才能做到不枉不纵。尽管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忙紧张,但是韩辉从未放松过自身业务能力和理论素养的提升,她积极关注刑事法律研究动向,阅读名家著作,提升理论修养。
韩辉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2015年-2021年获多次通令嘉奖;2016年获“项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称号;2017年-2020年多次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周口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开放日、开学第一课活动中宣讲; 2017年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河南省法治进校园优秀宣讲员”,制作的课件被评为“优秀课件”;2018年9月荣获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未检业务竞赛业务能手提名奖;2020年3月荣获项城市“十佳巾帼志愿者”称号;2020年6月获得周口市检察机关第六届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十佳公诉人”、“最佳辩论奖”;2020年7月获得全省检察机关第十一届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全省优秀公诉人”称号;2020年7月13日,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2020年10月份,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韩辉取得了项城市人民检察院在周口市、河南省公诉人赛事上的最好成绩,取得了国家级的荣誉,突破了项城检察院的多个历史。
无私奉献 真情谱写人间大爱
2019年,韩辉任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这是一份 “质”与“量”兼顾的工作,第一检察部案件数量多,罪名分布广,“检察工作,就是刀尖上的舞蹈,百分之一的疏忽就会带来百分之百的不公正,必须高度谨慎。”她常常翻着厚厚的刑法全书,将嫌疑人笔录与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证据反复审查。是诈骗还是民事欺诈行为?能不能认定自首?于是买书、看书、工作中随时翻书,就成了工作常态。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韩辉还热衷公益事业。2019年,她资助了一名青海玉树的贫困女童,不仅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帮其解决了因户籍不能入学的难题,还将长期资助到她读大学。2020年2月份,她和郑州管城、信阳商城、濮阳清丰的检察官,联合在抖音平台开展了“云端开学第一课”的直播活动,直播间人数一度突破十万人,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最近,作为发起人之一,她又和管城区的检察官联合发起“一本书”公益项目,为贫困乡村的学生捐赠图书。
不喜欢浓墨重彩的生活,只愿意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从检20年来,韩辉廉洁自爱,勤奋敬业,始终用理性的思维、平和的心态、文明的作风、规范的行为坚守检察阵地,用公平正义展示一位法律监督者的傲然风骨,用一片丹心向党和人民书写着赤胆忠诚!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薛雁/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