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我反映的问题能够又快又好地解决,实在太感谢你们了。”日前,周口市淮阳区城关回族镇老人张某握着信访干部的手激动地说。去年以来,淮阳区牢固树立习总书记新时期信访工作理念,积极探讨有效破解信访难题的新思路,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行动,做好信访工作“亲、创、解”三篇文章,着力打造“温度信访、亲情信访、满意信访”,信访总量稳中可控,信访秩序持续好转,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做好“亲”字文章,搭好党群干群“连心桥”。领导重视、亲力亲为,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是亲自研判案件。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组织召开信访例会34次,研究疑难信访事项24起,目前化解24起,化解率达100%。坚持做到亲自研判。如对群众反应强烈的征地拆迁、企业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等疑难问题,逐案分析研判,逐案作出化解批示;为破解历史遗留的农口职工待遇问题,区委指派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出台解决意见。二是亲自接访处访。区、乡两级党政领导认真落实接访约访下访处访工作制度,村委坚持开展“逢六村务日”活动,大批矛盾隐患在基层及时得到有效调解和化解,信访工作呈现出“金字塔”式良好局面。目前,区级党政领导接待来访群众1021批6120人次,乡级党政干部接待来访群众1125批2292人次,村级通过开展“逢六村务日”活动化解矛盾纠纷5465起7569人次,化解稳控率达80%以上。三是亲自包案化解。对上级交办和自排的311起重点不安定因素和重点人员,按照“属地、属事、主管、指派”等原则,该区党政领导做到“四个亲自”,直至问题解决,矛盾化解,停访息诉。目前,已有效化解205起。
做好“创”字文章,打造破解难题“金钥匙”。一是创新“四联”机制。在认真落实全市“一会四联”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该区结合实际开展“疑案联审、部门联动、矛盾联处、问题联督”工作,集中优势力量,“批量”化解矛盾。去年以来,先后通过“四联”机制处置有价值的预警信息60多条,有效劝阻18人赴京上访,处置扬言类信访信息83起,化解疑难信访事项56起。二是创新网上“直通车”。利用“互联网+信访”的模式,打造“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一网通”阳光信访,设置群众“发条短信、打个电话、网站留言、微信消息”等多形式反映诉求的渠道。目前,该区网上信访已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直通车”,网上受理群众诉求已达1163起,凡实质性诉求均得到及时有效回复和解决。三是创新“四访两送”工作法。该区以百村治理、村居巡察、扶贫走访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信访工作“四访(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约访处访、登门拜访)两送(送法上门、送服务上门)”活动,真心实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活动开展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8276人次,摸排信访问题线索2827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780件,收缴违纪资金及帮助收回村集体资产701万元,开展信访和法制宣传教育163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5万余份,申请发放疑难信访事项救助资金149.3万元,年内全区村级信访量递减至40%以上。
做好“解”字文章,打好多元解纷“组合拳”。一是源头排查化解。认真落实“区每月、乡每半月、村每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处、不漏一事、不漏一户”,确保做到矛盾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着力解决好“预防在先、化解在早”问题。目前,全区共排查矛盾纠纷324起,有效化解276起,化解率达85%以上。二是专项治理化解。通过开展问题楼盘、重信重访和赴京越级访等专项治理活动,有效化解重信重访57起,盘活问题楼盘50多个。三是道德力量化解。利用“道德法庭”审判会,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懂法律、威信高的社会名人,用乡规民约、邻里亲情、乡风民俗等“土规定、土办法”,打开群众心扉、倡导正义力量、调解日常琐事、化解群众怨气,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四是依法治访化解。通过开展依法规范信访人行为、依法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双向”规范活动,规范信访人依法依规逐级信访,倒逼责任单位履职尽责。去年以来,淮阳区对信访工作不力的7个责任单位进行全区通报批评,对1个乡镇挂牌督办;对以信访为名寻衅滋事、扰乱秩序等违法行为的7名信访人进行依法处置,全区信访秩序得到进一步有效规范。
截至目前,淮阳区信访形势进一步好转,呈现出赴京少、去省少、到市少、来区多的“三少一多”良性趋势,未发生一起赴京和到省集体访,上级访量是周口市最少县(区),信访总量较前年同期下降41.3%,开创了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为淮阳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付留兵/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