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扶贫路 好政策为民办好事------记淮阳区委政法委驻黄集乡叶瓦房村第一书记杨爱红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1/1/3    点击次数:2577    
0

  本网讯: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特约记者张然/文图“杨书记干得真中!自从村里新班子上任后,俺每月都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了。”这是2020年12月19日淮阳区黄集乡叶瓦房行政村、现年86岁老党员对区委政法委驻该村第一书记杨爱红的评价。向来为人谦虚、工作踏实的杨爱红说:“组织让干啥就干啥,自己在扶贫工作中只是尽点绵薄之力而已。”


       

        聚民心 第一书记配出好班子


  黄集乡叶瓦房村曾一度省委组织部挂牌整治督办村。原因,这个村班子软弱涣散,村民办事找不到干部,即使找到人还得“意思意思”,否则想办成事——没门儿!对此,村民意见很大,干群关系紧张。一次,省委组织部暗访组到村了解党建情况,结果村里多年没开过党员会,党员未过过一次组织生活,没发展一名党员。因此,省委组织部决定把这个村作为挂牌整治督办村。                  

如何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具体又由谁来抓落实?时任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的岳新坦把目光聚焦到政法委宣传室主任杨爱红身上,认为杨爱红能干好这项工作。2018年4月2日,杨爱红以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的身份入驻该村。来之前,她心想:“既然组织信任,我必须干出个样子来。干部不领,牛跳井。要想抓好这个烂村子,必须抓好班子带队伍,抓好党建聚人心,抓好产业促扶贫。”当天晚上,她与黄集乡领导一起迅速组织村里20多名党员召开大会,先是免去所有班子成员职务,而后通过选举产生新班子,并且是当场唱票当场任命,随后报请乡里备案。最终,选举产生了村民信得过的新班子。                                                     从此,班子团结了,村民高兴了,组织生活有序了,群众办事好办了。74岁的老党员常树龙说:“新班子新气象,新班子新面貌。俺人老心更红,啥事都要干在先、走在前。”他家二儿子符合贫困户标准,但他决定不要这个名额。他说:“干部要学会吃亏,绝不能占便宜,要把好处让给更困难的群众!”64岁的老党员叶义民讲:“过去俺都心灰意冷了自从杨书记来俺村调整班子后,让俺重拾信心与决心。”随后,杨爱红又积极协调,组织部门投入30多万元为叶瓦房村新建了标准化村室,政法委拿出8万余元配齐配全了基础设施,安装了空调、无线网、配备了桌椅、电话、电脑、打印机等。从此,村里有了党建基地,实现了学习有场地、交流有场所、办公有地方、开会有桌椅、读书有刊物,彻底告别了租凭他人场地的做法。目前,每月阴历初六早成为村里雷打不动的党员活动日。依照“三会一课”制度的要求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依照“三议两公开”的要求,办好村里每一件大事要事。                      


       想出金点子 致富路


  组织有了战斗堡垒,党员有了先锋模范。如何带领贫困户快速脱贫致富?这是杨爱红所要深思的另一个现实问题。平时爱学习的杨爱红重温党章,使自己的心窝更加温暖了。因为,她知道“党除了为人民谋幸福之外,没有任何自身利益。”作为一名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干部,她决定帮助贫困户一一脱贫致富。

  吕庄村,现年64岁的曹树春有两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患有精神病,几年下来欠外债高达五六万元。杨爱红得知这一消息,认为曹树春这个家在致富的道路上决不能等靠要,还是要靠自身“造血”解决实际困难。杨爱红除了帮曹树春家报销药费外,还积极帮助寻找致富信息。她从一位朋友那里获悉种植微型尖椒收成好,价格高。她经过与曹树春沟通,曹树春就是种植了这种微型尖椒,第一年他家种植了5亩,一下子就收入7.5万元。除还清债务,还有节余。                          

   他老伴张连英满脸笑容地说:“多亏有杨书记的帮助,如果不是她,俺这个穷家啥时候会翻身呀?”第二年,曹树春又种植了十几亩,收入12多万元。他还雇佣了许多困难户,困难户每天也能收入80元至120元不等。如今,曹树春家的日子如同他家院内晾晒的红辣椒一样火红火红的。58岁的份、贫困户常加良儿子有病妻子智障。在杨爱红的建议下,常加良养起了羊和兔。从开始的两只发展到现在的30多只,兔子1000多只。成群结队的羊一边卖着,母羊一边又下着小羊崽。目前,早已脱贫的常加良被村民称“发了羊(洋)财!”                     

 

走访回访了解实情  扶贫政策解难


杨爱红还有一个习惯,驻村“五天四夜”过程中,她爱与村民闲聊,爱到村民家坐坐,爱打听谁家有啥困难,这种走访回访的工作方法是最能拉近与村民之间感情的,是最能帮助解决村民实际困难的。                            

叶瓦房村现年58岁的杨国红,儿子得了一种稀罕病,其妻子迟新莲也得了重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一屁股债。杨爱红走访得知这一消息,白天记在本上,夜晚她带领队员专门跑到杨国红了解真实情况。她问:“杨国红,为啥没有参加大病报补呀?”原来杨国红有顾虑,儿子正处找对象年龄,万一传出去,谁还敢介绍呢?        

   随后,杨爱红专门讲有关扶贫政策、优惠政策、报补政策等。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家中有重大疾病,党和政府会伸出温暖的手,决不能因孩子找对象,把该享受的政策与机会错过或失去呀!”一席话,说得杨国红连连点头称是。他说:“杨书记,俺明天就准备报补材料。”就这样,在杨爱红的帮助下,杨国红家度过了一个个困难。还有一次,杨爱红在回访双目失明贫困户张学勤家,得知张学勤已与被乡里评为“好媳妇”的常芳吃住一起时,她放了心。临走,又问张学勤还有啥需要帮助的?常芳说:“俺妈走路不方便,害怕走路摔倒,看看能否帮助弄个盲杖?”杨爱红当场答应,第二天就送来了一个漂亮的盲杖,还有一个盲表。这让张学勤倍受感动。她说:“杨书记呀!您替俺家真没少操心呀!这让俺咋感谢您哩?”而杨爱红却笑着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了,谁家有困难政府都要管,何况你还是个智障者?”目前,张学勤家的大儿子在北京务工,研究生毕业的二儿子在上海工作。两个儿子还专门电话让母亲替他俩问好杨爱红。据悉,杨爱红通过协调共为50余人免费发放了轮椅、助听器等器材。            

心里有百姓  干群鱼水情


  “既然来驻村,村里大小事咱都要管都要问,并且还要管好问好。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夸党的政策好,夸政府领导的好。”杨爱好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她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感动许许多多的村民。村民白明礼是个“五保户”,两年前,70多岁的他说啥也不愿意入驻叶瓦房幸福院。他听说幸福院的馍不熟,还吃不饱。

   杨爱红听说白明礼这样讲,她专门到白明礼家做思想工作,让他知道没有这回事儿。从大道理上讲,集中供养这是党的好政策,这是政府来出钱,不让“五保户”拿一分钱,月月还发些零花钱;从小道理上讲,入驻幸福院个人不再做饭了,免受了冬天寒冷,夏天炎热之苦。可是,白明礼就是不肯去。杨爱红隔三差五的去做工作最终感动了白明礼,入驻幸福院原来腊黄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原来患有心脏病的经常头晕,现在药也停了。他说:“俺幸福院生活幸福,吃住都不操心业余时间,还可以打打牌,下下棋。”                                     

   “杨书记别看是位女同志,干工作就是认真。整天把俺村当作自己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村民早已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姐妹。”村民宋秀梅这样说。谈起宋秀梅还有一段感人故事呢!据该村支部书记常加灵介绍,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寒冷,天刚微亮,只见村室门前站着一位中年妇女,手中还提着东西。常加灵走近一看,原来是宋秀梅专门为杨爱红送鸡鱼的。一只鸡四五斤、一条鱼也好几斤。为啥要给杨爱红送这些呢?宋秀梅说:“杨书记为村里没少跑腿操心,建村室、文化广场、整治环境、慰问困难户、帮助贫困户、危房改造、厕所改造、水电改造、助残爱残、开展义诊、法治宣传、调解矛盾等,夏天热坏人,冬天脸手耳朵都冻坏了。还有,杨书记得腰椎间盘病,咬牙坚持工作,这让俺心疼呀!”得病坚持工作,这是杨爱红心里始终装着村民,唯独没有自己的体现。                           

   2018年11月,杨爱红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步行两三万步,天天奔波在农户、村与村之间,整资料有时一坐就是数个小时不动,因长期劳累,原先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复发,伴有感冒高烧。走路不能走,睡觉不能睡,打喷嚏、咳嗽就生疼生疼的。政法委领导见她累成这样,特批十天假赶她回城住院休息。病情稍微缓和一点的杨爱红吃点止疼药,又返回工作岗位。村干部见她又来了,纷纷劝她休息,她则说:“要休息我就不来了,来了就要工作。”随后,我又带着队员及村干部投入紧张的扶贫工作之中。针对宋秀梅送来的鸡鱼,杨爱红说啥也不要,而宋秀梅说啥也不愿再掂回家。没有办法,杨爱红只好收下。之后,杨爱红专门掏100块钱让常加灵转交给宋秀梅。“事情不大却体现出党群干群之间的融洽而和谐的关系。”村民党员陶继东说。


省委组织部再回访 督办村旧貌焕新颜


   省委组织部再次到这个村回访时,村民反映的是一串串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成绩新成果。村民夸奖说:“区委区政府真英明,派来个书记就是行,她的名字叫杨爱红!”而杨爱红因扶贫成绩突出,被评为“淮阳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而且还连续多年被本单位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

上一条: 浚县刘卫云:用“零”的标准守护平安
下一条: 西华辅警田建中 平凡小事见真情
首页 | 今日头条 | 政法前沿 | 社会纵横 | 诚信人物 | 法眼观潮 | 城管执法 | 城乡城建 | 港航物流 | 诚信企业 | 绿色环保 | 法律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原诚信与法治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中原诚信与法治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015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