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开始后,馆内讲解员向小记者们讲解并示范了《礼记.玉藻》——九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既丰富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增强了活动的纪律性。
接着,小记者通过观看一段农耕主题的宣传片,了解了农作物从一粒种子开始萌芽,逐步生长成为饱满果实并为人们食用的过程。
接下来,小记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农耕之家(民俗)文化馆。馆内陈列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斧、石犁、耙、耧、机械水车、锄、太平车、木榨机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农耕物件及生活用具2000余件。
小记者专注地边听、边看、边记录,还不时地发出提问。
在讲解员介绍古人经常穿戴的蓑笠时,小记者们不约而同地齐声背诵起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在农耕体验区,小记者饶有兴致地操作着手摇式玉米脱粒机,以探寻的目光感知着祖辈们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博物苑的红色文化展览馆,一座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塑像、一条条“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农用布袋、一幅幅革命题材的书画作品,向小记者无声地讲述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昭示着祖国的繁荣和强大。

“今天的活动时间虽然不长,孩子在这里的收获却很多,加深了对祖国历史的认识、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开阔了视野,也陶冶了情操。”周口经济开发区开元路小学小记者张子谦的家长说。
(河南法制报新媒体程红成 王俊祥/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