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全国首家张伯驹研究平台——张伯驹研究中心,在张伯驹先生家乡、周口市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周口师范学院成立并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青,周口师范学院院长臧振春、周口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程秀波、项城市委副书记张文成、张伯驹先生家人楼朋林、楼朋竹共同为张伯驹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由周口师范学院副院长毛健民主持。揭牌仪式上,蔡瑛副总编辑代表河南省人民出版社与周口师范学院签定了张伯驹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张伯驹(1898.2—1982.2),原名张家骐,字丛碧,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周口项城人。张伯驹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戏曲研究、文物鉴赏等方面成就卓著,集当代集诗词著述、古书画收藏鉴赏、京剧艺术研究、书法绘画一身,与张学良、袁克文、溥侗并称为“民国四公子”,人民日报载文赞誉“百代高标,千秋丛碧”。张伯驹是二十世纪一位卓有建树的词人,其作品分别集于《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中,被周汝昌先生称为中国词坛之“殿军”;张伯驹是一位当代著名古书画收藏鉴赏家,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将收藏的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唐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卷等100余件书画文物捐献或转让给国家。张伯驹是一位颇具造诣的京剧艺术家,与余叔岩合作编写了《乱弹音韵》,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创立了“北平国剧协会”,著有《红毹纪梦诗注》等;张伯驹还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书画家,自创“鸟羽体”用笔飘逸,似春蚕吐丝般,其书画作品《楚泽流芳》《红梅》《垂杨飞絮》等极具代表性。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宋风 韩冰/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