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迟营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活动。社区矫正对象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对于《民法典》这样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增强社区矫正对象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活动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民学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讲起,到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建设的大背景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对民法典的49大新亮点进行了生动讲解,以及《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物权、合同权、人格权、继承权、侵权责任等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范,围绕大家关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债务纠纷、损害赔偿、维护人格尊严、身份权益(夫妻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继承)、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赔偿等进行讲解学习。
司法所工作人员与社区矫正对象针对《民法典》学习,发放了宣传手册、进行了互动交流,以案释法,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使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践行自我人生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提醒、引导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法律约束自己,合法合理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努力适应社会生活,不断提高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通过集中宣传学习《民法典》,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学法守法意识,筑牢了社区矫正对象依法矫正的根基。活动中,社区矫正对象纷纷表示要认真深入学习《民法典》,学会运用“民事权利保障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定要做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公民。(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凌庆云/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志】
新闻热线:13525758988
司法所还通过社区矫正对象微信群转发《民法典》相关链接和经典案例,使社区矫正对象可以采取自学的方式,加强对《民法典》知识的掌握。